參考消息網1月13日報道 外媒稱,英國廣播公司的分析顯示,巴黎星期天的百萬人反恐靜默大游行,雖然表達法國民眾反恐的決心,法國實際上並不團結,當地社會依然存在分裂。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月13日報道,在巴黎採訪新聞的英廣記者斯科菲爾德說,槍擊案發生後,面簿上有人設立了“我不是沙爾利”的網頁,過去幾天已有幾萬人按贊,他們多數是伊斯蘭教徒。
  他指出,這些人不支持暴力,但也表明不會參加首都的百萬人大游行,因為這次全國性大游行聲援那些侮辱伊斯蘭教先知的人。而且,他們認為槍手僅幹掉17人,和加沙及敘利亞的數千人死相比,不值一提。
  這些伊斯蘭教徒對社會所持的雙重標準感到不滿,質疑為何《沙爾利周刊》可以在法國公然嘲笑伊斯蘭教,但嘲笑猶太社群的人卻被對付?
  報道稱,在那些移民聚居區,當地學校舉行的哀悼遇害者的活動受到漠視,儀式被學生干擾,大家都不把它當一回事。
  斯科菲爾德說,有許多法國男女心系伊斯蘭教,他們感覺到被羞辱,一有機會就會報複。“所以法國不是團結的,危險是真實的。這也說明瞭大游行的必要,龐大的游行隊伍,集合不同宗教信仰與背景的人,大家為一共同信念而游行,能夠振奮人心。”
  根據法國內政部11日公佈的統計數據,全法當天共有370萬人走上街頭,紀念系列恐怖襲擊的死難者,創下法國史無前例的記錄。
  僅巴黎的游行人數就在120萬至160萬之間,還有40餘位外國元首、政府首腦或國際組織領導人趕到巴黎,與法國總統奧朗德並肩參加游行。
  報道稱,奧朗德當天中午在愛麗舍宮會見來到巴黎聲援法國的外國領導人時說:“巴黎今天成為世界的首都,全體法國人民都站出來,邁向國家更加美好的一面。”
  此外,法國前總統薩科齊、前總理埃羅、朱佩、巴拉迪爾、若斯潘等左右各派的政治人物都參加游行,顯示法國政界在國家悲劇面前和反恐問題上的團結。
  針對巴黎民眾比喻這百萬人大游行有如1944年巴黎光復的法國解放大游行,斯科菲爾德認為這比喻很貼切,不僅因為參與的人數眾多,法國群眾透過游行對外展示:他們仍擁有法國。
  不過,如此高調的舉動,也反映出人們恐懼的心理。“當面對危機,人們會對外展示力量。這也顯示群眾心裡感到不安,希望獲得其他感同身受者的聲援。”
  
  【延伸閱讀】境外媒體:為何美國沒有諷刺漫畫《沙爾利周刊》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 像《沙爾利周刊》那種風格的挑釁性諷刺漫畫在美國媒體上基本看不到。它們批評這種漫畫是“粗俗的”。在美國報社,最尖刻的幾位漫畫家都退休了,或是悄然隱退。
  美國主流媒體禁忌多
  據德國《法蘭克福彙報》網站1月10日文章,《紐約時報》在工作日里會銷售64萬份,周日則是12.5萬份。《沙爾利周刊》的發行量在3萬份左右。《紐約時報》記者的一篇報道在8日將《沙爾利周刊》致力於傷害一切穆斯林覺得神聖的東西稱作是“肆無忌憚、粗俗和部分出於商業動機的”。
  被殺害的主編斯特凡納·沙博尼耶可以很容易地解釋他的經營模式。在“媒體危機”中,他們既不想爭取富人贊助者,也不想拉攏廣告客戶。為了“絕對的獨立”,報紙必須通過發行賺錢。《沙爾利周刊》通過極端的宗教批評服務特定消費者的需求。
  在編輯部被血洗後得出這樣的結論——被殺害的同事的經營政策過於冒險,這太草率了。它對倡導自由的媒體在巴黎伊斯蘭恐怖主義烽火後所處的尷尬境地來說很有典型性:它們必須向公眾解釋,與諷刺好戰的《沙爾利周刊》相比,它們自己有什麼。在美國,人們找不到《沙爾利周刊》的對應物。
  文章說,美國的主編們在談到新聞自由時從來不會放過自誇的機會。《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在越南戰爭期間公開五角大樓的秘密文件被視為不會凋零的光榮一頁。但是現在在漫畫家、編輯、校對員和兩名警官為了新聞自由而獻身之後,這些世界性報紙的製作者卻給人這種印象:這一媒體事件令他們感到尷尬。
  不管政治爆炸性如何,在像《紐約時報》這樣的報紙上刊登此類漫畫無疑是違反公司規矩的。英語語言中最常使用的四字單詞之一不會出現在《紐約時報》上。關於性和排泄物範疇的禁忌不久前在圍繞《採訪》一片的外交危機期間產生了奇特的後果,報紙致力於一部電影的解禁,但報紙的影評人在重要問題上只能用阿姨式的婉轉表達來描述電影的情節。
  《華盛頓郵報》的總編輯馬蒂·巴龍解釋說,決定不刊登批評伊斯蘭教的漫畫是因為他的報紙“不刊登任何挑逗性、有意識或者不必要地傷害宗教群體的內容”的“實踐”。在同樣精神下,《紐約時報》透露說,如果存在“傷害宗教敏感”的意圖,“通常”毫無可能刊登。《沙爾利周刊》風格的諷刺漫畫在《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原則上是沒有位置的。
  諷刺漫畫曾經也風行
  這篇名為《美國沒有此類諷刺漫畫位置》的文章稱,以前美國有像《沙爾利周刊》這樣的雜誌。20世紀60年代早期是自由諷刺漫畫的全盛時期,它在與教會倫理和資產階級雙重道德的鬥爭中培養了肆無忌憚的特性。
  《現實主義者》雜誌的員工、單人滑稽劇演員倫尼·布魯斯1964年在紐約的一場淫穢言語訴訟中被判刑。2003年共和黨州長喬治·帕塔基在他死後為其赦免。布魯斯作為口無遮攔的英雄留在民族記憶中,但是他關於埃莉諾·羅斯福和傑奎琳·肯尼迪性別特征的獨角戲被劃歸對性解放的貢獻,而不是政治行為。
  政治哲學教授賈森·斯坦利在《紐約時報》上批評說,《沙爾利周刊》以同樣的方式攻擊教皇和先知穆罕默德。一個是針對多數法國人信奉的宗教,另一個則是針對受壓迫的少數。一個訓練有素的自由民主權力機制的專家忽視了《沙爾利周刊》政治立場的背景,這很奇怪。天主教雖然是多數人信奉的宗教,但同時也是被廢黜的國家宗教,是革命的歷史敵人。在激進地致力於讓政權回歸世俗主義的情況下,《沙爾利周刊》的員工們是在為國家事業奮鬥,對教會反革命的恐懼決定了他們對伊斯蘭教的看法。
  文章說,美國有反天主教主義,但是沒有反教會主義,因為美國革命不是針對國教的。
  在美國媒體倔強地聲明力挺無限言論自由的背後可以感覺到一種良心譴責的情緒。這些權威機構在9·11之後的十年裡一再順從政府的要求,壓制關於刑訊的報道,回頭看來,這對責任人來說是災難性的。沒人指望《紐約時報》會給《沙爾利周刊》的某位幸存者一個專欄位置。但是它就不能暫停它維多利亞時代的語言規則來記錄一下巴黎發生的事麽?
  新生代漫畫家太“馴良”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月10日發表題為《時事漫畫家:令人頭疼的新聞界的狂人們》(作者 湯姆·普雷特)的文章,文章內容如下:
  我曾經擔任紐約和洛杉磯多家報社的意見版編輯,這份工作最困難的是如何監督那些創意橫溢的藝術家——這些人是鬼才,懂得如何以尖刻的方式表達意見;你內心深處知道這些意見是對的,但寫作人總是難以用巧妙的方式表達出來。
  是的,我所說的是報章雜誌的社評漫畫家——這些人是新聞界真正的“狂人”。
  他們挖苦得最盡情的時候,也就是他們最刻薄的時候,這時他們從來不會筆下留情。他們不在乎其他人的想法,筆下的作品也沒有半點委婉之意。他們懂得如何刺傷他人,而且大部分人都樂此不疲——至少和我共事過的優秀漫畫家是這樣的。
  當然,不是人人對全球議題的看法都和他們一樣。常有讀者被報章的社評漫畫觸怒,怒氣衝衝地打電話到報社投訴。來電的人包括市長、州長、大學校長、宗教領袖——有時投訴電話沒完沒了。
  我也收到過不少又怒又愁的上司打來的電話,尤其在報社。美國出版商總想取悅所有讀者。但在社評漫畫家心目中,他們的工作並非是要討人高興,也不是為了促銷報紙,而是尋求真相。他們認為,如果人人看了漫畫都高興,那麼肯定有什麼地方做錯了。
  和我共事過的幾位著名漫畫家都曾獲得普利策獎和其他知名大獎。但近年來,至少在美國報社,最尖刻的幾位漫畫家都退休了,或是悄然隱退。
  至少在我看來,新一代漫畫家較馴良,甚至太有禮貌,令人擔憂——他們更像是彬彬有禮的插畫家,而非家庭晚宴上喧嘩但驚世駭俗的醉鬼。漫畫家的熱情似乎已不復見。
  但在巴黎則不然:馴良絕不能用以形容《沙爾利周刊》那些尖酸刻薄的漫畫家。該周報的漫畫並沒有反伊斯蘭教,他們的嘲諷對象是一切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的事物。
  (2015-01-12 10:37:34)
  
  【延伸閱讀】境外媒體:攻擊《沙爾利周刊》凶手一度找錯地址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道 境外媒體稱,法國諷刺雜誌《沙爾利周刊》1月7日遭持槍男子襲擊,法國緊急緝捕凶手,以下是法國40年來最慘痛恐怖襲擊事件的事發經過。
  臺灣“中央社”1月7日援引外媒報道稱,上午11時20分左右,2名頭戴面罩、手持AK47的黑衣男子,闖入巴黎街區尼古拉-艾培路6號(Nicolas-Appert)。《沙爾利周刊》資料庫就在這個街區。
  他們大喊:“這裡是嗎?”接著發現自己找錯地址。
  他們很快沿著路找到10號,朝櫃臺人員開槍後闖入二樓,當時記者和漫畫家正在開采編會議。
  警方消息人士說,兩名男子在會議室開槍、冷血屠殺眾人,包括派來保護1名漫畫家的警察,這些警察來不及反應。只有1人躲在桌子底下而活下來,目擊者聽到兩人大喊“我們為先知復仇”、“真主至大”。
  11時30分,警方接獲沙爾利周刊總部發生槍擊案的報案,立即派員前往處理。持槍男子逃跑時再次大喊“真主至大”,與警方面對面後展開槍戰。他們爬上1輛黑色雪鐵龍C3,與另1輛警車交火、開了10多槍,未傷及車內警員。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根據令人不寒而慄的業餘影片片段,這些嫌疑人發動攻擊時異常冷靜,拿著槍在街上大步行走、掃視周圍尋找目標,而後行刑式槍殺1名癱倒在地的受傷警察。這名警察高舉雙手,似試圖保護自己。
  2名凶嫌接著看看周圍,慢慢跑回等在路中央的車上,其中1人還停了一下,彎腰撿起掉到地上、看似槍枝的物體,接著才跳上車,坐進前座。2名男子上車後,有條不紊、冷靜地離開。持槍男子在巴黎東部棄車後,劫了另1輛車,逃往巴黎北方,當局到這裡追丟。
  (2015-01-08 09:46:55)
  
  【延伸閱讀】台媒:《沙爾利周刊》下周將如期出刊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道 臺灣“中央社”1月8日綜合外電報道稱,法國《沙爾利周刊》1名躲過死劫的員工8日告訴法新社,這本走諷刺路線的雜誌下周將如期出刊。
  在7日的攻擊中幸存的專欄作家裴路(Patrick Pelloux)表示,14日出版的《沙爾利周刊》將展現大無畏勇氣,標舉“愚蠢將落敗”的精神。他說,其他同仁馬上就要開會。
  裴路指出:“實在很難受。我們都身陷苦楚,感到哀傷恐懼,但我們無論如何還是會出版雜誌,因為愚蠢將落敗。”
  裴路還表示,這場大屠殺過後,員工無法進入《沙爾利周刊》總部,出版作業必須在雜誌社以外的地方進行。
  包括5名漫畫家在內的12人在7日的攻擊中喪生,兩名警察也在死者之列。
  (2015-01-08 20:10:31)
  
  【延伸閱讀】《沙爾利周刊》槍擊血案時間軸:驚心動魄6小時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道 法國巴黎《沙爾利周刊》1月7日浴血,槍手屠殺12人,震驚全球。以下為臺灣“中央社”綜合外電整理出的屠殺式攻擊時間軸:
  巴黎時間上午11時20分,兩名從頭到腳著黑色裝束的男子鑽出巴黎市區1輛黑色轎車,第3名男子則留在車上。下車的男子都持有AK突擊步槍,其中一人還攜有火箭筒。
  11時25分,兩名槍手在《沙爾利周刊》辦公建築外遇見剛從托兒所接到女兒後回辦公室的周刊女漫畫家雷伊,並脅迫她按下數字門控安全系統密碼,進而闖進辦公室。
  11時35分,《沙爾利周刊》總編輯和記者正開會議,辦公室在走廊另一頭目擊者說,她聽見“巨大爆炸聲”。
  目擊者也說,槍手先大喊殺害目標的名字,再槍殺他們,死者包含47歲的總編輯夏邦尼耶。
  11時40分,周刊作家雷格奮力按下警鈴並打了一通電話。他告訴友人:“報警,這是大屠殺、血洗。大家都死了。”然後電話就斷線。
  11時50分,警方騎自行車抵達現場,更多警力抵達現場後爆發駁火。槍手回到街頭,看起來像剛抵達時一樣冷靜。躲在屋頂上的目擊者說,槍手朝警車開了12槍以上。
  槍手開車逃逸時,再度遭遇另一輛警車。槍手瘋狂掃射警車,警車駕駛受傷,一路在街道上倒車,最後撞到路旁停放車輛。受傷駕駛蹣跚下車,令人心碎的影片顯示,槍手下車朝這名警察開槍,警察倒地,放開武器,似乎是在請求槍手饒命。最終一名槍手靠近這名警察,朝他頭部近距離開槍。
  中午時分,警方加強法國媒體維安,包含《世界報》,法國恐怖攻擊警報層級升高。槍手逃逸至距離斯大林格勒戰役廣場不遠處,而後棄車,並劫車繼續逃亡。
  下午4時30分,反恐警力搜索攻擊者位在巴黎市郊龐坦可能的藏身處,但沒有逮捕任何人。
  下午5時,數千民眾於夜幕低垂時分在巴黎市中心悼念受害者。
  (2015-01-08 12:54:33)  (原標題:外媒:法未因恐襲團結 數萬人點贊"我不是沙爾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q56oqbgh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